(一)天气情况总体理想新粮上市量大
产区天气情况总体理想,新玉米上市量放大,众多用粮企业收购情况较好,纷纷降价收购,以山东、河北地区部分企业跌幅较大。从企业报价上看,价格可谓全线下跌,企业一方面因收购量增加而降价,另一方面也是刺激农户出售玉米。贸易商多收购谨慎,因刚收到的玉米可能就因企业的降价而赔钱。
(二)国家大量进口玉米 填补国内供应缺口
我国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今年连续第二年大量进口玉米,尽管今年玉米产量达到创纪录水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称,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可能增加4%至1.84亿 吨纪录高位。去年我国进口了157万吨玉米。饲料及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美国谷物协会等民间预测机构料今年我国将继续大量进口。美国有机构预测我国今年料进口500万吨。我国海关数据显示,1至9月份进口玉米数量累计为63.3893万吨。造成“增产却进口”形势的原因,在于国内玉米需求的超常增长正在逐步打破玉米供应的“紧平衡”态势: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快速推进对饲料需求的猛增,以及玉米深加工行业对于玉米的刚性需求难以调控。有敏锐的市场人士观察到:从今年起,在的口径中,玉米进口已经“不再是那么敏感的话题了”。
(三)市场主体谨慎收购 供应旺季价格回落
在玉米现货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陈粮价格涨至历史高位的情况下,逐渐上市的新玉米应验了市场普遍预计高开,各地区新玉米开秤价格较高,但高开的局面并没能延续,很快随着新粮上市量的放大,供应紧张状况缓解、国储陈粮轮换出库增加供给、国家又大量进口玉米补充国内需求以及今年玉米丰收、产量创出新高等方面因素 的影响,新玉米价格逐渐回落。贸易主体收购态度也非常谨慎,对价格存在恐高心理,高价位上谨慎收购。新玉米价格行情呈现高开低走之势,在季节性供应旺季,价格逐步下跌。
(四)货币紧缩政策持续 中小贸易商难贷款
随着新玉米的陆续大量上市,购销活的也逐渐展开,部分南方饲料企业、贸易商及深加工企业纷纷挂牌收购新年度玉米,但与此对应的产区的民营贸易商尤其是中小贸易商获得收购资金的难度加大,很多民营粮库收购点只能替外地客户收购,自身贸易粮基本停收,主要原因是目前从农发行获得贷款已经不可能。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部分产区中小贸易主体购销闹“钱荒”,资金不充足。除了中储粮、中粮、华粮等央企外,非国有贸易商获得农发行贷款的可能性非常低,部分外资企业资金也较充裕、收购较积极。在资金紧的情况下,主产区玉米购销活动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显冷清。
河南大成膨化饲料有限公司与您共同关注玉米行情!河南大成是国内专业从事膨化玉米、膨化大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欢迎您的购买!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